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開有關工作的通知
發(fā)布時間:2018-01-08 10:27 來源:區(qū)財政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省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文件要求,現就進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政府信息的主動公開工作
?。ㄒ唬┟鞔_主動公開總體要求。堅持以公開為常態(tài)、不公開為例外原則,推進決策公開、執(zhí)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行政機關新獲取和制作的政府信息,凡屬于涉及公共利益、公眾利益、社會關切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都要依法、全面、準確、及時地做好公開工作。要繼續(xù)清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施行前形成但尚未移交檔案管理部門的政府信息,以目前仍然有效的規(guī)范性文件為重點,分時段、有步驟予以公開。
(二)抓好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要點的通知》(國辦發(fā)﹝2014﹞12號)要求,深入抓好行政權力運行、財政資金使用、公共資源配置、公共服務、公共監(jiān)管等重點領域的信息公開。主動向社會公開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行政權力清單、權力事項責任清單、政府部門專項資金清單和行政事業(yè)性收費目錄清單,深入推進省以下預決算公開工作,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yè)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近期,各地、省各有關部門要組織對貫徹國辦發(fā)﹝2014﹞12號文件情況進行“回頭看”,對照文件要求,檢查工作完成情況。對沒有完成的工作任務,要加快進度,盡快完成。12月15日前,各地、省各有關部門在本地區(qū)、本部門政府網站展示落實國辦發(fā)﹝2014﹞12號文件和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展情況“成績單”,接受社會公眾監(jiān)督。省政府門戶網站將開設專題,對“成績單”進行匯總展示。
(三)探索逐步向社會公開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xié)委員提案辦理結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文件要求,分兩階段實施建議和提案辦理結果公開。第一階段,推進建議和提案辦理復文摘要公開。從2015年開始,對重要建議和提案辦理復文,采用摘要公開的形式,公開辦理復文主要內容,可不公開復文文號、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xié)委員姓名、聯(lián)系方式和抄送范圍。有條件的市、縣(市、區(qū))和部門,也可從2014年開始開展建議和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工作。第二階段,從2017年開始,在總結第一階段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建議和提案辦理復文全文公開。具體公開意見省政府辦公廳另行發(fā)文。
(四)加大政策解讀力度。政府研究制定重大政策時要同步考慮解讀和引導工作。涉及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政策,均應進行解讀。當前,要重點圍繞全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三項要求的十項舉措,及時組織政策制定參與者、專業(yè)機構、專家學者等以通俗易懂和公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做好政策解讀,讓群眾“聽得懂”、“信得過”,進一步放大政策效果。鼓勵組建政策解讀團隊,建立專家解讀機制,提高政策解讀的針對性、權威性和有效性。
?。ㄎ澹┳龊蒙鐣狳c回應。各市、縣(市、區(qū))要密切關注重要政務輿情,及時敏銳捕捉外界對政府工作的疑慮、誤解,甚至歪曲和謠言,加強分析研判,通過網上發(fā)布消息、組織專家發(fā)聲、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接受媒體專訪等形式予以回應,闡明政策,化解矛盾,理順情緒?;貞婈P切要以事實說話,避免空洞說教,真正起到正面引導作用。省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網絡輿情監(jiān)測力度,重要輿情形成監(jiān)測報告,及時轉請有關市、縣(市、區(qū))予以關注和回應。
二、建設多渠道、多介質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
?。ㄒ唬┣袑嵓訌娬侣劙l(fā)布平臺建設。各級政府及部門是政府新聞發(fā)布的責任主體,要以主動做好重要政策法規(guī)解讀、妥善回應公眾質疑、權威發(fā)布重大突發(fā)事件信息為重點,建立重要信息及熱點問題定期有序發(fā)布機制,使政府信息發(fā)布成為制度性安排。省政府全體會議、常務會議等重要會議內容、省政府年度重點工作、重要政策法規(guī)和公眾關注熱點,將通過省政府新聞發(fā)布廳及時發(fā)布。與宏觀經濟和民生關系密切及社會關注事項較多的職能部門也要健全例行發(fā)布制度,利用新聞發(fā)布會、組織記者采訪、答記者問、網上訪談等多種形式發(fā)布信息,原則上每年至少組織6場新聞發(fā)布會,主要負責同志每年應出席1次省政府新聞發(fā)布會。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原則上每年至少組織12場新聞發(fā)布會,主要負責同志每年應出席1次新聞發(fā)布活動。
?。ǘ⒄W站建成信息公開的主平臺。一是進一步理順政府網站管理體制。國務院辦公廳即將出臺加強政府網站信息發(fā)布和內容建設的意見,各市、縣(市、區(qū))和省各有關部門要對本地區(qū)、本部門政府網站發(fā)展作一次認真研究,進一步明確政府網站的發(fā)展定位、工作體制和管理職責。解決政府網站專業(yè)團隊建設問題,形成穩(wěn)定的支撐力量。按照集約化建設的方向,建設本地區(qū)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政府網站技術平臺。二是強化信息發(fā)布更新。政府網站要在第一時間發(fā)布政府重要會議、重要活動、重大政策的信息。要制定和完善信息發(fā)布內容清單,明確日常發(fā)布、定期發(fā)布和隨時發(fā)布的類別、時限和主體,確保每周發(fā)布的信息量和速度。對內容更新沒有保障的欄目要歸并或關閉。三是提高政府網站對公眾服務需求的響應能力。通過在線訪談、領導信箱、意見征集、公眾問答、網上調查等方式,加強與公眾的網絡互動,完善公眾意見的收集、處理、反饋機制,了解民情,回答問題,提供服務。省政府將于2014年底組織開展“政府網站普查”行動,重點清理“僵尸”網站、“睡眠”網站,力爭省各部門網站半年內達標,市、縣(市、區(qū))政府網站一年內達標。
?。ㄈ┏浞职l(fā)揮《政府公報》在信息公開中的重要載體作用。一要繼續(xù)辦好紙質《政府公報》。把內容建設放在《政府公報》的突出位置,發(fā)布內容既要全面系統(tǒng),又要盡量選編時效性好、周知性強、體現政府施政新理念新措施、與民生關系密切的法規(guī)和文件,增強吸引力、親和力。二要不斷優(yōu)化贈閱結構。按照向基層群眾、向行政相對人、向各類市場主體、向法制工作機構傾斜的原則,優(yōu)化贈閱結構,提高贈閱實效。主動向公共圖書館、檔案館,政務(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便民服務中心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合文化站、村(社區(qū))文化室等基層公共政務和文化服務場所贈閱公報,提高政府公報在基層單位的覆蓋面和利用率。三要著力提高發(fā)行時效。把時效作為公報生存發(fā)展的生命線,理順發(fā)行機制,暢通發(fā)行渠道,力爭以最快速度、準確無損地送達用戶手中。四要積極發(fā)展《政府公報》網絡版。加強政府公報網頁建設,豐富網頁內容,改進界面設計,優(yōu)化展示方式,貼近網民閱讀習慣,提高友好性。通過網絡方便地實現瀏覽下載和查閱檢索,使公報觸角最大限度地向基層群眾和市場主體延伸。
?。ㄋ模┩卣够谡招畔l(fā)布的新媒體和與公眾互動交流新渠道。各市、縣(市、區(qū))應積極探索利用政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及時發(fā)布各類權威政府信息,尤其是涉及公眾重大關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規(guī)方面的信息,并充分利用新媒體的互動功能,以及時、便捷的方式與公眾進行互動交流。開通政務微博、微信要制定完善管理辦法,規(guī)范信息發(fā)布程序及公眾提問處理答復程序,確保政務微博、微信安全可靠。
?。ㄎ澹┱蟽?yōu)化政務服務熱線。完善各省轄市“12345”政務熱線服務功能,科學整合政務熱線資源,逐步建成統(tǒng)一、便民、高效的消費投訴、經濟違法行為舉報和行政效能投訴平臺,實現統(tǒng)一接聽、按責轉辦、限時辦結、統(tǒng)一督辦、統(tǒng)一考核。加快建立省級“12345”熱線管理服務平臺,完善全省政務服務熱線體系。
三、加強制度建設和基礎建設
?。ㄒ唬┙∪晟埔郎暾埞_辦理機制。完善受理、審查、處理、答復以及保存?zhèn)洳榈雀鱾€環(huán)節(jié)的流程,依法依規(guī)滿足人民群眾的特殊信息需求。提升依申請公開服務能力,暢通受理渠道,完善工作機制,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公眾申請。改進完善申請辦理方式,加強與申請人溝通,做好解疑釋惑工作,引導公眾正確行使申請權和救濟權。對于經審核認定可以讓社會廣泛知曉的政府信息,在答復申請人的同時,應通過主動公開渠道予以公開,減少對同一政府信息的重復申請。對涉及多部門的申請事項,要加強會商協(xié)調,依法依規(guī)妥善辦理。
?。ǘ┙⒄畔⒐_情況統(tǒng)計報送制度。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文件要求,建立指標統(tǒng)一、項目規(guī)范、口徑一致、數據準確的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tǒng)計報送制度。每年3月底前,省政府辦公廳將填寫《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tǒng)計表》,向國務院辦公廳匯總報送上一年度全年統(tǒng)計數據。請各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室(廳)負責組織實施本行政區(qū)域的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tǒng)計工作。每年2月底前,各省轄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廳)向省政府辦公廳政務公開辦公室(政府信息公開辦公室)報送本級政府信息公開情況(包括本級政府及其部門數據)和本行政區(qū)域政府信息公開匯總統(tǒng)計情況。具體實施辦法見附件。
(三)加強信息公開基礎建設。完善經常性教育培訓機制,發(fā)揮本地區(qū)、本部門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的作用,加強信息公開培訓,使信息公開培訓范圍覆蓋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落實信息公開屬性源頭認定機制,行政機關對制作形成或在履行職責中獲取的政府信息,要依法依規(guī)明確公開屬性,確定為依申請公開或不予公開的,應當說明理由。加強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建設。對公開的政府信息,要依法依規(guī)做好保密審查,涉及其他行政機關的,應與有關行政機關溝通確認,確保公開的政府信息準確一致。
(四)開展信息公開制度的研究?!墩畔⒐_條例》已經施行6年,各市、縣(市、區(qū))和各有關部門要注意總結《條例》施行特別是依申請公開實踐經驗和創(chuàng)新做法,加強對信息公開制度的研究,促進信息公開制度不斷發(fā)展完善。
?。ㄎ澹娀瘜ぷ髀鋵嵡闆r的督查。各市、縣(市、區(qū))要進一步提高對信息公開工作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認真抓好落實。2014年底前,各省轄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廳)要向省政府辦公廳報送信息公開工作落實情況,省政府辦公廳將適時對落實情況開展督查,通報結果。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11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