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事項目 繪就安居宜居樂居畫卷
發布時間:2021-11-05 09:57 來源: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安居讓人放心,宜居使人舒暢,樂居令人向往。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無錫市梁溪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堅持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學史力行的主要載體和重要抓手,聚焦建設領域主責主業,以“安居宜居樂居”為目標任務,圍繞住房保障、物業管理、住區改造等系列民生實事工程,凝心聚力、實干擔當,用黨員干部“辛苦指數”增加居民群眾“幸福指數”。
新房早入住、服務展擔當,讓群眾更安居
梁溪區作為無錫市老城區,代表著城市的根脈與靈魂、見證著都市的發展與變遷,也正因此,梁溪區內的廉租房保障家庭總量占比無錫市保障總量超80%。為充分確保梁溪區廉租房保障家庭能夠順利參加無錫市第28次、29次廉租實物配租大會,梁溪住建局工作人員及時向126戶輪候選房家庭發放選房通知函。針對年事已高、行動不便的老人,送函上門;針對情況特殊、委托選房的家庭,入戶辦理;針對失聯家庭,積極與街道社區對接、實地走訪、網絡公示,盡最大可能與其聯系,讓廉租房保障家庭早選房、選好房、住新房。近日,將再有63戶輪候選房家庭參與選房。同時,住房保障窗口始終秉承“把好事辦實 把實事辦好”的服務理念,開通“住房保障綠色通道”,對重殘家庭、老年家庭、軍人家庭以及區域內房屋征收地塊等家庭的申報資料進行優先審核,不斷豐富窗口服務內容、拓寬窗口服務領域、規范窗口服務態度,讓群眾獲得感更加充足,讓梁溪安居度更有成色。
小區添管家、保障成體系,使群眾更宜居
不斷改善居住環境、切實提升宜居品質,是黨和政府重視、回應民生需求的具體體現,更是“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實踐。無錫市梁溪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堅持以民生需求為導向,以紅色黨建為引領,壓緊壓實主體責任,著力推動梁溪區361個無物業管理老舊小區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為盡早幫助老舊小區找到“新管家”,梁溪區住建局工作人員數次實地走訪調研,對老舊小區情況摸實摸細,結合老舊小區實際情況,采用國企為主、多形式并存的進駐方式,努力營造以黨建引領推進社區治理、物業管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并通過成立梁溪區物業管理行業黨委、梁溪區物業管理委員會,積極構建“區政府統一領導、職能部門業務指導、城投公司組織推進、屬地街道具體負責、對應社區協助落實”的物業管理體系,為物業管理工作長效機制“奠基鋪路”。同時,無錫市梁溪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申請財政資金1.4億元,對老舊小區的出入口、道閘、圍墻等硬件設施進行徹底改造,對小廣告、陳年垃圾等環境衛生進行深度清理,使老舊小區能更好地迎接“新管家”,使群眾宜居指數“提檔升級”。
城市著色彩、注入微元素,令群眾更樂居
色彩作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是最容易被感知的特色視覺元素。無錫市梁溪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扎實推進宜居住區改造過程中,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突出品質、注重成效,聚焦于梁溪城市歷史文脈,立足于梁溪地域自然色調,著重突出建筑色彩、建筑材質與區域空間特質、未來功能定位的高度匹配,聚力展現梁溪區雅彩明韻、清秀靈動的色彩特征、彰顯城市文化價值,引導老舊小區建筑與現有片區內其他建筑色彩的協調統一,著力營造和諧、有序的片區整體視覺形象。同時,在老舊小區內增加“微元素”設計,開展“微幸福”工程,充分征求小區居民群眾意見后,結合老舊小區宜居住區改造,預計新增晾曬場約200個,加裝樓道燈1萬余個,新建無障礙通道約500個,新增公共活動場所5萬余平方米,新增電動自行車充電樁1.5萬個,補種提升綠化約20萬平方米,讓“美”與“微”充分結合,令“城市色彩”及“微元素”設計成為提升梁溪區首位度、美譽度的得力助手,令群眾在梁溪安居、宜居的基礎上更樂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