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應急管理局2021年工作總結 及2022年度工作打算
發布時間:2022-02-01 13:58 來源:應急管理局 選擇閱讀字號:[ 中 小 ]
| 信息索引號 | 04618780/2022-00632 | 生成日期 | 2022-02-01 | 公開日期 | 2022-02-01 |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梁溪區應急管理局 |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文件下載 | — — | ||
| 內容概述 | 2022年,區應急局將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積極構建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強力促進主體責任落實,狠抓薄弱環節,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一是鞏固專項整治成果,推動各項舉措落到實處。把2020年“一年小灶”和2021年“三年大灶”集中攻堅階段成果轉化好,全面做好2022年的深化提升工作。 | ||||
今年以來,在市應急局、區委區政府的有力指導下,區應急局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以“一年小灶”轉入“三年大灶”為主線,聚焦兩個專題、八個專項等93項重點任務,全面提升城市安全發展水平。梁溪區全區連續2年未發生生產安全亡人事故,2020年交通營運性車輛交通事故7起、死亡3人,同比分別下降63.2%和50%,2021年為事故3起,死亡3人,事故起數同比下降40%、亡人數同比持平。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是狠抓思想樹牢安全發展理念。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安全生產工作相關會議精神,區委常委會聽取有關安全生產工作匯報8次,區政府常務會聽取匯報11次,區委牽頭召開雙月例會4次,每月召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暨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推進例會,我局先后召開15次黨組(擴大)會、44次局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階段工作,針對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業企業安全風險報告、“廠中廠”專項整治等重要工作任務,做到周周有檢查、月月有通報。扎實開展“百團進百萬企業千萬員工”、“五進”、“四個一”及“老板講安全”活動,切實提升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是深入推進“三年大灶”專項整治。針對我區重難點老舊小區、老舊市場和老舊高層樓宇等對應增加了4項工作,形成93項重點任務,推動任務按照時間節點完成。針對危化品、冶金工貿、道路運輸、建筑施工、城鎮燃氣、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重大安全風險,精準分析研判,深入排查整治,細化防控措施,確保整改落實。全區使用瓶裝燃氣的餐飲商戶由原來的5000多家壓降至853家,全部安裝智慧燃氣泄漏報警器,智慧燃氣項目完成6582戶,“瓶改管”155戶,完成率為市級要求的155%,同時開展工業企業自建燃氣設施專項整治,全區除東恒新能源(以液化天然氣為原材料)外全部企業均已完成瓶改管。推動全區986臺老舊住宅電梯進行整治,對全區191家公共高層建筑、265家公眾聚集場所特種設備及100臺乘客電梯的監督檢查,將2040臺電梯接入智慧監管平臺,爭取市財政全額為498臺老舊電梯加裝了電梯物聯網監測設備,運用技術手段強化監管。
三是從嚴抓好巡查督導考核。配合國務院省市專項督導檢查49次,陪同檢查點位63處,針對上級交辦以及本級督查檢查發現的問題,認真梳理分類,以交督辦的形式明確部門和屬地街道整改責任、整改期限,定期會商督促,確保整改成效。今年以來,巡查督查點位68處,下發交辦函79份,督辦函7份,警示提示函2份,跟蹤督促問題隱患整改69項。區8個督導組共開展現場督導98次,督導機關和企業126家,開展座談協調會62次,督導發現問題隱患96項,已督促完成整改。建立用好“三個機制”,每月向紀委提交隱患整改線索清單,先后對“廠中廠”安全監管責任落實不力的山北街道分管領導、綜合執法局負責人及社區書記實施約談;對大型商超和餐飲場所監管責任落實不力的區商務局分管領導及科室負責人實施約談。制定出臺安全生產工作責任考核評價指標和《梁溪區2021年安全生產考核辦法》,聯合區紀委、區委組織部等開展安全生產季度、半年考核,結果納入年底高質量考核。
四是扎實推進三項重點任務。全面推進工業企業安全風險報告。在上半年107家規上企業全部完成首次風險報告的基礎上,通過每兩周召開1次推進會,每周通報1次工作進度,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等方式加快工作進度。全區683家規下企業完成安全生產風險上報,2523家企業完成無生產銷號,完成進度100%,成為全市第二個全部完成風險報告的地區。全面推進危化品使用安全專項治理。建立所有危化品使用單位“一企一檔”、完善“兩表一單”,結合我區危化品行業領域實際開展“小化工”專項整治“回頭看”行動,加強對純票危化品企業的監管,累計注銷危化品經營許可證43張,從2019年493家經營企業到至今的355家,累計減少138家,下降27%。全面推進安發城市創建。組織140余人參加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培訓,聘請160名熱心市民組建城市安全義務監督員隊伍,利用宣傳欄、電子屏、公眾號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宣傳,邀請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專家對創建點位進行了抽查自檢,15個被檢點位全部順利通過省考核驗收。
五是結合轄區實際推動安全治理。扎實開展“廠中廠”隱患治理。對全區 “廠中廠”出租方127家、承租方956家開展各類安全檢查,覆蓋比例已達120%(超過一輪),已立案處罰37家(不含石門路3號系列案件),處罰金額69.5萬元。注重推進智能充電樁安全工程。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大力推廣新建室外充電樁遮陽雨棚和背包式車庫加裝簡易消防噴淋,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宜居住區建設的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樁建設,已完成安裝17440個。梁溪區近五年來總建成充電樁數將達到60000個,有效消除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的隱患。切實提高防范災害風險能力。加強全區191名災害信息員的管理培訓,對惠山北坡地質災害點開展6次森林防滅火演練,積極應對雨雪冰凍、臺風暴雨及干燥天氣等極端天氣,發布預警信息80余條、預警短信10萬余個。與天惠超市簽訂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協議,采購68萬元應急救災物資裝備,深入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先后3次組織136人次普查培訓,張貼普查宣傳海報1038份,完成調查數據1398個。
六是切實加強應急指揮能力。制定完善全區應急演練計劃,指導督促各街道、區各相關部門組織開展各類應急演練活動328場次。依托119報警臺、應急管理業務信息網、微信群等信息化手段,建立梁溪區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綜合指揮平臺,實現多部門協調聯動和區、街道、社區無縫銜接。承擔區政府總值班、區應急指揮中心值班及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夜間值守任務,嚴格落實領導帶班、3人值班、法定節假日1/3人員在崗值班的要求,累計全年1099人次參加值班值守,接聽有關疫情防控電話3802個,處置各類應急事件509起。12月1日,我局開展了某企業LNG氣罐發生燃氣泄漏并引發爆燃的應急演練,演練沒有“腳本”、沒有預演,全方位模擬了大型LNG儲罐發生泄露和爆燃事故后的救援處置,檢驗了各職能部門的快速響應和處置能力,鍛煉了企業和政府部門應急隊伍,增強了應急處置人員的臨場應變協調能力。
二、“爭第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干部隊伍能力培養力度空前。我局加強區、街兩級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教育培訓,把新《安法》解讀納入區委、區政府工作學習會議中,局黨委、局務會定期專題學習研究。組織區局和各街道安全生產監管人員81人參加執法證考試并全部通過,參加人數全市第一,通過人數全市第一。組織全區應急管理系統40余人參加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邀請專業人員專題培訓,落實常規性的法律學習制度,確保應急系統全體人員學法時間、計劃、內容落實。
二是安全生產宣傳工作有聲有色。今年以來,在深入開展“百團進百萬企業千萬員工”、“五進”、“四個一”等活動的同時,在轄區內規上及重點監管的工商貿類102家企業開展“老板講安全”活動,通過企業老板親自備課、親自授課,切實提高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認識,有針對性的提升安全生產能力。今年6月,我區在崇安寺二泉廣場舉辦了“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社會各界300余人出席活動,梁溪區安委會先后被無錫市、江蘇省安委會評為“安全生產月”活動優秀單位。
三是“廠中廠”專項整治成效明顯。今年全區共排查“廠中廠”出租方127家、承租方956家,全區對排查出的“廠中廠”開展各類安全檢查全覆蓋(“廠中廠”體量小的街道已開始第二輪回頭看,三個體量大的街道揚名街道、山北街道、黃巷街道檢查率均已超90%),已立案處罰29家,處罰金額55.22萬元,不少“廠中廠”已實現搬遷改造或產業升級。如揚名街道“幸福嘉里”地塊原8個工業廠房整體關閉搬遷升級,目前該地塊擬建設成為大型民生項目。
四是安全生產監察執法增長迅速。組織安全生產監察執法499 次,事前立案206件,同比上升134.1%,處罰金額461.75萬元,同比上升141.3%,立案數與罰款數我區已連續2年上升100%以上。全區執法系統內企業878家,處罰占比23%,為全市平均數的3.7倍;區監管對象平均隱患數為全市監管對象平均隱患數的13倍。在全市安全生產“百日執法行動”中,共檢查企業家數150家,立案85件,事前立案環比上升30.36%,為全市第二;事前處罰金額環比上升21.51%,為全市第三。7月15日,我區對轄區某公司因未有效落實工業企業風險報告規定做出行政處罰,處罰金額10.5萬元,此案為無錫首例;對涉及冷光煙花的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行政處罰共計6萬余元,此案為無錫首例。
三、“創唯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關注獨居老人家用燃氣安全。區城管局牽頭各街道及社區網格員對半年內不參與宜居區改造、不參與拆遷計劃的老舊新村現存瓶裝燃氣居民用戶進行地毯式摸底排查,經排查,共有11645戶使用瓶裝燃氣的居民用戶還未安裝智慧燃氣報警器(包括485戶獨居老人)。9月末智慧燃氣項目招標開標已完成,目前已進場施工,預計年底前將這些居民用戶全部納入智慧燃氣監管平臺中,保證居民用戶瓶裝燃氣監管全覆蓋、無死角。
二是筑牢公共高層樓宇消防安全。梁溪消防救援大隊及區住建局在去年實施13家高層樓宇消防隱患整治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區政府以財政政策對廣益商公園等16家老舊高層進行整改。同時對消防車通道及電動車停放開展集中整治,開出無錫城區首例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罰單。對區合并前遺留的兩家重大隱患單位,加強指導,跟蹤進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順利摘牌銷案。
三是嚴格抓好車庫住人隱患整治。區安委辦牽頭起草了《梁溪區車庫住人安全隱患專項整治行動的實施方案》,成立了由區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對涉及整改的697個車庫深入開展車庫住人隱患治理,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679個,整改率97.4%,年底前實現隱患車庫清零。
四是探索新興產業安全監管模式。近期,我區召開安全生產月度推進例會,明確密室逃脫、劇本殺、桌游等新興娛樂行業由區文體旅游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履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安委辦正督促相關部門加快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安全方案,及時開展安全檢查,避免出現監管真空。
四、存在的矛盾困難
雖然全區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但是對照上級要求和目標任務還有差距。
一是交通領域本質安全有待提高。今年以來全區道路交通事故(包含營運性和非營運性)總量依然較高,暴露出我區交通領域依舊存在隱患需要解決。亟待成立相關部門加強組織領導,暢通安全管理,立規程、抓檢查、強執法,創新教育方式,擴大受訓對象覆蓋面,使道路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安全生產事故指標壓降壓力大。今年我區生產安全事故數0起,死亡0人,但建筑工地、特種設備及道路交通等領域也是納入安全生產事故指標,事故指標保持并壓降壓力較大。全區現有冶金等工貿企業909家,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355家,其中純票據經營企業就有322家,相對與其他板塊,監管的體量較少,且傳統產業占比高,除少數中型企業和商業綜合體外,轄區內多數為只有3到5名從業人員的小規模、作坊式企業,較難出監管經驗。
三是年度任務考核缺少同比指標。雖然我區監管體量偏少,但我們工作也絲毫不放松,如監管平臺共錄入事故隱患27573條,監管排全市第四,區監管對象平均隱患數為全市監管對象平均隱患數的13倍;又如今年我區立案數同比上升175%,罰款數同比去年上升167%,立案處罰198家,處罰占比23%,為全市平均數的3.7倍,但這些指標并沒有在往年的考核細則中體現,且生產安全亡人事故和道路運輸事故合并考核,對我區總體成績的影響較大。
五、2022年度工作打算
2022年,區應急局將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積極構建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強力促進主體責任落實,狠抓薄弱環節,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一是鞏固專項整治成果,推動各項舉措落到實處。把2020年“一年小灶”和2021年“三年大灶”集中攻堅階段成果轉化好,全面做好2022年的深化提升工作。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精準治理,形成更加完備的安全生產制度體系和長效管理機制。堅持落實月度例會制度,定期聚焦重點主題開展研究剖析。進一步優化調整區督導組人員配備,開展安全生產重點領域“紅黑榜”制度,進一步發揮區安委辦指揮協調功能,層層壓實監管責任。
二是進一步優化專委會運行,夯實專業監管效能。及時調整區安委會、專委會設置人員組成,對照各領域自定的工作要點和運行機制,持續落實專委會專項整治月報制度和飛行檢查制度,以雙月例會、月度推進會為平臺,各專委會輪流述職,及時梳理目標任務并提前查漏補缺,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既定目標。
三是結合轄區安全監管實際,打造梁溪亮點舉措。堅持把國務院省市的要求跟梁溪的實際結合起來,圍繞新興娛樂業態、燃氣、消防、老舊小區、高層樓宇、廠中廠、車庫住人等安全隱患,出臺切實可行的監管措施,推動落實梁溪安全治理“十大重點工作舉措”,形成可供推廣學習的經驗做法,確保“三年大灶”圓滿收官。
四是全面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抓牢基本盤基本面。冶金工貿方面,繼續深入推進工業企業風險報告,指導企業學會辨識風險、管控風險和隱患排查,將“雙重預防機制”落到實處。緊盯較大以上風險、重大事故隱患和重點監管企業強化執法檢查,加強企業電氣線路老化、“廠中廠”等安全治理。危化品方面,推進無錫市化工安全技術中心落戶梁溪,力爭在6月份安全生產月掛牌運行,加強加油站、危化品純票據經營及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確保在危化品安全監管持續穩定。結合安全生產重點領域“紅黑榜”制度,選樹安全生產工作優秀企業,定期舉辦觀摩會、警示會,以企業家沙龍的形式創造良性互動。
五是深化省級安發城市創建,打造安全文化品牌。在去年創建工作的基礎上,主動對標國家級示范城市標準,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建設,持續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水平。針對去年創建存在的薄弱環節,加強城市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對梁溪區安全用電等物聯網監管平臺進行優化提升,實現智慧化監管。系統整治各類城市安全隱患,積極打造安全文化示范品牌,做成梁溪安全發展的城市名片。
六是建強全區應急力量體系,提升災害防治能力。做好全區應急資源整合和物資儲備,積極推進應急指揮中心平臺建設,推動街道、社區等基層單位預案編制,實現“應編盡編”,適時開展桌面推演、緊急拉動和綜合演練。持續做好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加強數據匯交、質量核查和區劃評估,構建普查整體數據庫,形成普查成果管理應用“一張圖”。進一步完善減災委相關制度,積極做好森林防滅火、應急物資保障和災情管理等工作,為1萬名特定群體免費提供逃生自救家庭應急物資,切實提高防災救災能力。
七是深入開展宣傳教育,營造安全生產濃厚氛圍。將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相關課程納入區委黨校各類培訓,依托梁溪發布等平臺加大宣傳教育覆蓋面。突出新《安法》宣貫,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宣傳“七進”活動,組織區、街兩級安全生產監察能力培訓及企業班組長安全培訓,提高全社會各領域安全意識。針對安全生產周期規律,結合月度工作重點,通過“梁小安”“梁溪發布”等媒體平臺,每月定期發布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形勢研判分析報告,加大宣傳力度,提升企業及民眾安全防范意識。
八是強化應急管理隊伍建設,有效提升監管執法效果。以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為契機,優化執法機構,補充更新執法車輛,配齊配強執法裝備,科學制定年度執法計劃,對重點執法對象加密執法頻次。鼓勵應急系統人員參加“雙證”(行政執法證、注冊安全工程師證)考試,深度開展區街聯合執法、街道交叉執法,常態化開展綜合執法業務培訓、執法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依法加大對安全生產領域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和行政執法處罰力度,多辦典型案、精品案,切實提升監管執法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