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區“城管進社區”工作經驗總結
發布時間:2023-01-19 09:52 來源:城市管理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 信息索引號 | 04618780/2023-00090 | 生成日期 | 2023-01-19 | 公開日期 | 2023-01-19 |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梁溪區城市管理局 |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文件下載 | — — | ||
| 內容概述 | 梁溪區城管局圍繞市城管委《關于全面推行“城管進城管進社區”工作的實施意見》部署要求,著力解決城市管理領域痛難點問題,全面落實開展“城管進城管進社區”工作,進一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現將工作經驗總結如下。 | ||||
梁溪區城管局圍繞市城管委《關于全面推行“城管進社區”工作的實施意見》部署要求,著力解決城市管理領域痛難點問題,全面落實開展“城管進社區”工作,進一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現將工作經驗總結如下:
一是率先全面試點。2022年9月起,梁溪區城市管理局在全域157個社區開展“城管進社區”全域試點工作,全面落實“1+N”和“N+1”掛鉤進駐模式,推動城市管理與社區治理密切耦合。目前,81名執法隊員與社區建立了日常聯系制度,489名城管隊員下沉到社區,做到“工作在單位、服務在社區、奉獻雙崗位”。同時,區城管局加強“城管進社區”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領導班子掛鉤進駐社區工作機制,區局領導干部每月赴掛鉤社區了解、調研“城管進社區”開展情況,指導隊員開展工作,協調幫助社區解決實際問題,帶動了街道、社區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一起為社區治理想辦法、出點子。
二是細化工作機制。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區城管局制定并下發工作實施方案,細化區級“城管進社區”管理事項和處置規范,進一步明確管理標準和處置流程,讓“進社區”工作有抓手、好操作。推動建設“一社區一工作室”,完善人員聯系制度,實施社區管理要素清單、人員配置清單、問題接處清單的“清單化管理”模式,使群眾反映情況達到“問題有落實、過程有記錄、結果可追溯”的實質效果。推進社區城管工作室掛牌建設,著力打造10個“精品社區城管工作室”,爭取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廣益街道尤渡社區城管工作室在區級工作機制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工作模式,一方面落實網格管理要素責任制,推行“城管+網格”模式,把轄區細分為 14 個網格,各市場負責人、社區干部、城管隊員為網格長,實現網格責任到人;另一方面壓實壓細物業責任,對物業實行“社區+城管”雙重考核,以市數字平臺住區環境得分、日常巡查記錄、物業問題接處情況為依據,促使各物業公司實現小區精細化管理全覆蓋,進一步達成了社區全時段、無死角、零盲區的聯防聯查機制。
三是落實多元協調機制。加強城市管理“緊貼民生的城市管理熱難點問題。共辦理群眾問題500余件,主動管理社區內擺攤設點、不文明養犬、垃圾不分類等行為1000余起,參與社區協商會議189次、組織宣傳活動254次,接受群眾問詢2160次,切實解決了一批社區管理領域的“小切口”難題。例如,惠山街道盛岸新村進駐隊員在接到居民關于清理老舊小區改造無主垃圾堆的訴求后,第一時間了解相關情況,與社區、施工方聯系召開施工垃圾清運協商議事會,最終明確由施工方及時清理改造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幫助居民解決了小區環境的大問題。2022年國慶期間,聯合麗新路社區開展“喜迎二十大,唱響新征程”主題社區宣講,獲評“無錫好人”的城管隊員張榆結合自身經歷,向居民宣講城管工作同時宣傳垃圾分類、安全防范工作,展現新時代城管人的精神風貌。
四是強化隊伍培訓督查。要求進駐人員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做到社區信息“清”、法規宣傳“透”、社區聯系“勤”、 執法標準“嚴”、為民服務“親”。梁溪區城管局定期組織對中隊人員著裝、內務衛生、到崗履職、規范執法進行督查考核,對工作臺賬進行檢查抽查,強化了進駐隊員業務能力素質提升建設;各街道加強進駐社區城管隊員的培訓考核工作,切實做到強隊伍、提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