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江街道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總結及半年工作計劃
發布時間:2023-08-07 11:08 來源:梁溪區瞻江街道辦事處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 信息索引號 | 04618780/2023-01569 | 生成日期 | 2023-08-07 | 公開日期 | 2023-08-07 |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無錫市梁溪區瞻江街道辦事處 |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文件下載 | — — | ||
| 內容概述 | 瞻江街道2023年度上半年工作總結及半年工作計劃 | ||||
篤行實干勇擔當 敢為爭先再發力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瞻江街道搶抓發展機遇、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今年以來,瞻江街道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決戰決勝梁溪做大做強三年行動要求,主動融入梁溪科技城功能區建設,團結奮斗、攻堅克難,奮力開創街道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一、保持搶拼姿態,經濟質效持續提升
一是全力穩定經濟運行。主動搶抓機遇,全力優化“親清”營商環境,挖掘區域經濟發展潛力,落實重點行業任務措施,全力鞏固經濟企穩回升態勢,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總體較好。上半年完成一般預算收入2.1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63億元、限上批發業銷售額50.57億元、限上零售業銷售額24.6億元,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實現正增長;建筑業總產值、商品房銷售面積、勞動工資均完成區目標任務。
二是靠前保障項目建設。堅持主動服務、靠前服務,推動振達鋼管廠A地塊、天河停車場景觀綠化項目、通沙路南延項目等在建項目加快施工,無錫市五愛小學雪楓分校新建工程項目順利開工;全力配合梁溪科技城,推動振達鋼管廠B地塊、數字科技創新港項目等儲備項目早日開工建設,對接漢考國際、極視角等在談項目盡快簽約落地,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動能。
三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開展“走百企、解難題、促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活動,通過日常交流、實時跟蹤、企業家聯誼等方式,及時掌握、解決企業困難。為個體工商戶開戶提供“全過程保姆式服務”,全市首張直接變更登記的“個轉企”營業執照6月份在瞻江落地。全力優化速算產業園生態,成立專班完成園區入駐企業摸排工作,圍繞整體形象、停車秩序、景觀綠化、亮化工程等方面研究專項提升方案,為園區提檔升級打好堅實基礎。
四是有效激發消費活力。堅持區街聯動、政企聯動,組織開展消費類主題活動,發揮政策舉措和節慶活動疊加效應,組織轄區七家4S店參與梁溪區春季促消費活動,金橋國際食品城承辦首屆無錫市食品行業產銷對接交易會,促進消費潛力釋放,推動商業零售加速回暖;融合多種類消費業態,聯合金橋國際食品城、劉潭悅享市集打造瞻江特色文化夜市,煥發夜經濟新活力。
二、踐行“四敢”要求,城市更新全面推進
一是騰出城市發展空間。錨定房屋征收主責主業,堅決做好科技城建設用地保障,以決戰決勝姿態,迅速掀起科技城核心區房屋征收熱潮,上半年新開7個征收項目,4個項目實現高效清點,累計完成房屋征收503戶、建筑面積約13.75萬平方米。住宅方面,鳳賓路北延項目398戶,歷時60天完成撤組一期清點、國土項目生效;莊前北(國土一期)78戶在19天內完成項目清點;莊前南(撤組二期)項目11戶在“五一”黃金周內迅速完成清點,莊前南地塊撤組三期592戶評估率超97%。非住宅方面,完成建筑面積10.1萬平方米,華東汽配城完成清點,扎實推進威鷹服裝地塊項目、白屈港河道整治項目;成立工作專班,穩步推進三大市場搬遷工作。
二是提升精細管理水平。持續推進“最干凈街道”建設,以開展“春雷行動”為契機,抓好重點時段、重點路段、重點區域的精細化管理,累計實施“兩車一拖”4974輛,拆除違法建設3.6萬平方米、清理違規戶外廣告46處;對“門前五包”履責不力單位,實施行政處罰107起、整改問題189個;落實公廁保潔每周督查、垃圾投放點每日檢查制度;推行“1+N”城管進社區模式,實現從“末端執法”轉向“前端服務”。上半年街道“最干凈街道”建設考核、“春雷行動”十大專項整治行動綜合考評均位居全區前列,任錢路、萬榮路、萬聯路、全豐路等背街小巷面貌提升明顯。
三是加快品質宜居建設。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完成莊前一村老舊小區的改造收尾、驗收工作,科學、高效開展莊前二村763戶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設計居民意見征求工作。遵循“業主自愿、平等協商、保障安全”原則,引導居民和諧自治,成功為豐涵家園社區既有住宅增設電梯1門。對轄區物業管理單位實現量化考核,對聯源物業瞻江分公司、江海物業等考核優秀單位進行獎勵,對考核落后、管理不力的單位進行處罰,樹立獎優罰劣的鮮明導向。
四是守好生態文明底線。加大生態保護與建設力度,積極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街道,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一季度獲“梁溪區生態環境建設先進集體”稱號。打好生態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建筑工地揚塵、危廢企業檢查等各類環保專項行動,完成現場環境監察28次、處理環境信訪案件8宗。深化美麗河湖專項行動,清除福壽螺3.5畝,清理水面、河岸雜物近3000噸,完成岸線覆綠1200余平方米。
三、堅守為民情懷,民生福祉不斷增進
一是兜好民生保障底線。為困難居民申辦臨時救助15人、3.4萬元,區級救助4人、2.1萬元,福村寶互助495人共36.9萬元;完善養老服務,建成2000平方米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推進“安康關愛行動”,為轄區內557名80-84周歲的老人購買安康險;啟動“‘鄰’距離——瞻江街道殘疾人動態管理關愛項目”,通過多元化助殘幫扶、精準化康復服務,提高轄區殘疾人幸福指數;加強社工隊伍建設,街道代表隊榮獲梁溪區第二屆“全科社工”技能競賽第一名,1名社工獲評“無錫市優秀社區工作者”。
二是完善政務服務功能。在劉潭社區便民服務站創建“15分鐘醫保服務圈”市級示范點,初步形成“1+8”醫保15分鐘服務網絡,為群眾提供便捷醫療保障服務;細化三級幫代辦制度,對重殘、孤寡、失能、高齡等特殊人群實行上門辦;對居民高頻辦理事項下沉社區,繼續采用“社區接單、街道辦理、移交區局”的工作模式,讓群眾“少跑路”“就近辦”。
三是擦亮城市幸福底色。舉辦“悅享運動 共‘健’未來”街道首屆全民運動嘉年華活動,打造全齡友好、全民健身的活力圈;組織參加2023年度梁溪區全民健身廣場舞蹈大賽,街道2支隊伍進入決賽,1支隊伍獲得銅獎;圍繞兒童友好社區建設,用“一米高度”托舉梁溪未來,梁溪區首個兒童友好服務聯盟在瞻江成立;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文化便民服務等領域10個民生實事項目,持續擦亮“微幸福”品牌,莊前社區與劉潭新村社區攜手打造“一米農田”夾花地改造項目,化“亂”為治、變“廢”為寶,成為梁溪區首個微幸福標簽化項目。
四、強化責任擔當,安全穩定基礎夯實
一是發揮安委會統籌職能。進一步強化安委會綜合協調作用,建立完善街道、社區及安委會成員單位聯絡員聯席會議制度,在隱患排查整改、安全工作考核、安全宣傳教育等方面,做到早部署、快落實。上半年,街道安委會研究部署安全工作6次,組織開展專項治理活動3次,牽頭檢查發現隱患568條、整改568條,制作《瞻江街道安全生產工作周報》20期。
二是狠抓重點行業整治。重點開展“九小”場所安全、燃氣安全、工業企業安全等重點專項治理,發現并整改安全隱患1885處,向“九小”場所發放消防逃生“四件套”700余套,落實消防“三類人員”上墻,推進轄區內603家“九小”場所安全員統一佩戴崗位標識,對轄區所有工業企業推行委外作業“紅馬甲”制度。管道燃氣管閥更換安裝率、非居民管道燃氣用戶隱患灶具整改率分別達76.85%、85.45%,整治進度全區靠前。
三是維護大局和諧穩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開展“千名干部大下訪、排憂解難促發展”及“進京訪百日會戰”活動,及時對接區相關包案部門,依法依規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半年成功化解市交辦1人,辦結第三批國治件重復訪2人,持續關注苗頭性不穩定因素,有效化解、及時鈍化群體性糾紛,轄區實現零進京、零非訪。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瞻江街道辦事處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咬定目標持續發力、鉚足干勁再攀新高,為梁溪現代化精彩城區建設貢獻新的力量。
一、加快動能轉換,鞏固經濟發展態勢
一是服務為先拼搶指標。立足梁溪科技城招商引資主陣地,聚焦決戰決勝梁溪做大做強三年行動要求,加快打造科技城功能區“科產城人”融合發展示范街道。圍繞現代服務業、都市型工業“招大引強”,對現有企業推動“個轉企”“分轉子”,確保全年引進成熟型稅源企業10家、稅收超100萬元企業4家,新增總部企業1家,四上企業轉化15家以上。
二是整合資源盡力挖潛。堅持以科技城“1+3+X”數字產業體系為規劃引領,注重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做好轄區企業的留、轉工作,按照“數字+科技”方向引導企業提質增效,推動市場上樓、企業上市,在功能區內實現就地“蝶變”躍升。全力筑好“孵化器”,加快推進速算產業園轉型升級,籌備成立物業管理委員會,全面提升物業服務質量,重塑物業管理權威及形象。
三是優化機制助力發展。攜手審批、稅務等部門,主動強化要素保障和企業服務的力度,為市場主體提供“梁”身定制服務。全面落實個體工商戶開辦“一次辦”“三日結”“零費用”,支持個體工商戶直接變更為企業。加快推進遠瞻集團實體化運作,以科技城打造數字食品消費園為契機,采取合作共建、聯合投資、市場經營等方式,積極參與“數字+食品”等都市工業發展,為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集聚抱團發展優勢。
二、堅持建管并舉,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一是狠抓房屋征收拓空間。堅持“把時間往前趕、把工作往前排、把進度往前推”,確保征收核心區重點地塊按期清點、評估、交地。落實領導掛鉤、專班攻堅措施,加壓推進鳳賓路(錫龍路-天池路)新建工程項目(國土)、莊前北地塊舊城區改建項目(國土一期)剩余住宅的簽約及交房工作,確保莊前南地塊撤組三期592戶有序推進。堅持集體資產先行,加快推進市雙清項目白屈港河道整治項目,確保三季度清點、四季度交地,全力推進前村工業園、威鷹服飾地塊、華東汽車城等非住宅項目。全力推進三大市場搬遷工作,建立完善前期工作常態化機制,穩步推進評估工作。充分考慮和保障市場商戶安全感,積極做好與商戶溝通工作,確保市場保供穩定有序。
二是精抓宜居改造優品質。高標準完成2023年度老舊小區改造,統籌好技術交底、施工質量、安全監管、糾紛協調等事宜,確保各個環節緊密銜接、高效推進。提前謀劃2024年老舊小區改造,細化廣益新村老舊小區改造的前期摸底和現場勘查等環境,為明年改造做好鋪墊。緊盯省專家評審結果,推動莊前一村老舊小區項目申報成為2022年度省級宜居示范居住區。
三是細抓城市管理提質效。優化城管委實體化運作機制,進一步強化高位協調、加強部門聯動,凝聚打造“最干凈街道”的工作合力。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扎實推進廣新一支路背街小巷改造,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通過賦權街道事項,進一步規范“門頭店招”及圍擋審批流程,從源頭提升管控實效。全力“爭紅避黑”,力爭將毛巷新村、萬科北門塘上和瞻江立交橋下空間分別打造為“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和“城市公共空間管護”的“紅榜”。
四是勤抓生態整治守底線。全面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揚塵管控、“散亂污”整治攻堅、餐飲油煙治理等重點任務工作,采取多樣化抑塵措施,全力提升空氣優良率。積極推進完成3條無錫市美麗幸福河湖建設及申報、5條江蘇省幸福河湖建設和評價工作。持續關注好水葫蘆、藍藻問題,充分利用市級水利樞紐,促進水體流動,改善轄區水環境質量。繼續開展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街道創建工作,確保盡早通過省級評審。
三、聚焦群眾期盼,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一是健全社會救助體系。以“3610行動”實施意見為指導方針,夯實基本生活救助,提升低保對象精準救助率,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充分發揮金民系統對低保人群的各類信息比對作用,規范低保審批辦理流程,確保認定精準、保障合理。對照“六好”標準,進一步推動慈善工作進居入戶,大力培育志愿隊伍,開展各類公益慈善活動。
二是加強社區治理服務。全面深入整合各方資源,聚焦居民需求,加強“五社聯動”,引導社區基金投入社區治理,挖掘和打造有影響力、有特色的服務陣地、品牌項目,推送5個社區參加區級社區治理創新項目評選申報,爭取優秀率達到20%以上。積極探索社區服務新模式,深化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實現全科服務模式覆蓋率達80%以上。全力推行便民小屋24小時不打烊服務,提供居民滿意的“家門口”服務。
三是創新老少關愛模式。加大對重點孤寡老年人的走訪關愛頻次和力度,鍛造高效專業隊伍,讓為老服務更精準、有溫度;進一步豐富老年人文體娛樂活動,采取政府搭臺、群眾參與、專業力量介入的方式,提高活動質效。發揮兒童“關愛之家”示范項目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開展心理疏導、法律援助、個案介入等關愛保護服務,實現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全覆蓋;加大0-3歲嬰幼兒托育床位建設,堅持政策引導、普惠優先、安全健康、科學規范,引導社會力量主動參與。
四、主動靠前作為,全力維護安全穩定
一是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壓實各專委會監管責任,開展專委會輪流述職評議,建立專委會“靶向”目標考核機制。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推動企業主體責任和崗位行為責任落地生根。圍繞市區安全生產巡查反饋問題,認真研究整改方案,倒排時限落實整改。按照以拆促安工作思路,推進消防隱患突出重點單位的預征收工作,為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打好堅實基礎。
二是推進重點隱患整治。深入推進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成立“廠中廠”“三合一”“群租房”三個整治攻堅專班,明確時間節點、壓實工作責任,倒排時序強力推進,確保全面整治到位。推進管道燃氣用戶灶具隱患整治,針對低保戶和享受困難補助的殘疾人家庭出臺幫扶政策。聚焦道路交通安全短板,對廣石路-全豐路交叉口等隱患點段增設隔離帶,引導市民文明出行。加強拆遷工地安全管理,落實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壓實拆房單位主體責任。加快推進黃泥頭老村巷自建房隱患整治工作,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是加強平安穩定建設。持續以全省進京訪“百日會戰”和區“大下訪”活動為契機,聚焦市、區交辦的重點信訪積案,協同區級相關責任部門,加大接訪約訪、會商會辦力度,確保年度內交辦的重點信訪積案化解率達50%以上。持續關注轄區征收拆遷領域涉眾型社會矛盾,主動協調區、街相關職能部門,積極穩妥做好矛盾化解和人員穩控工作。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下半年,瞻江街道將深入貫徹區委、區政府和街道黨工委工作要求,鉚足拼搏實干之勁、篤定爭先進位之志,以昂揚姿態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梁溪新實踐”接續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