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橋街道2024年工作總結
發布時間:2025-04-10 15:38 來源:無錫市梁溪區清名橋街道辦事處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 信息索引號 | 04618780/2025-00488 | 生成日期 | 2025-04-10 | 公開日期 | 2025-04-10 |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無錫市梁溪區清名橋街道辦事處 |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文件下載 | — — | ||
| 內容概述 | 今年以來,清名橋街道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對標對表梁溪區高質量發展目標,從破解難題中更新理念、完善機制、打造品牌,形成經濟持續發展、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干群奮發有為的良好局面,全面繪就街道高質量發展新藍圖?,F將相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 ||||
今年以來,清名橋街道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對標對表梁溪區高質量發展目標,從破解難題中更新理念、完善機制、打造品牌,形成經濟持續發展、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干群奮發有為的良好局面,全面繪就街道高質量發展新藍圖。現將相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強化黨建引領,強本固基、筑牢堡壘,抓好組織活力“蓄水池”
1、實現基層黨建引領樹品牌。街道以“一社區一品牌”為切入點,研究制定《清名橋街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實施方案》《清名橋街道“紅擎領航·把支部建進小區”實施方案》,共已設立87個小區黨支部實現全覆蓋,初步完成金匱苑社區東寶康園小區、碧璽社區萬科潤園小區2個示范點黨群服務驛站建設,均投入使用并實現常態化開放。其中,古運苑社區煥新打造的“春蠶·時光里”就業服務站,其“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經驗做法獲國家級媒體《中國勞動保障報》關注報道,并榮獲第二屆省級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業務競賽三等獎;精準服務較長時間失業群體的典型案例在《人民日報》刊發文章《多措并舉幫扶就業困難群體》中獲得點贊。
2、實現基層治理水平再提升。街道組織開展的“同心聯治 閃耀五星”城管進社區、聯合執法進小區活動標志著“啄木鳥”市容糾察隊工作室的正式掛牌。在全區精細化管理“最干凈街道”考核中,街道23個管理單元中達到優秀等級的管理單元22個,良好等級管理單元1個,優秀率95.65%。其中“友好園周邊停車秩序”項目獲得市級一季度停車管理優秀項目;“金城大橋橋下空間”項目獲得市級二季度城市空間管護優秀項目。街道精心組織、積極上報2024年度梁溪區“五治協同 溪心行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項目12個,經首輪路演展示后入圍7個,項目質量、現場展示及入圍數量均列全區前列。
3、實現基層深度合作共發展。街道與興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太華鎮)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在基層社會治理、文旅產業發展,尤其是農產品品牌打造、生產推廣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不斷提升雙方綜合實力和影響力。為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街道按照蘇青協作鄉村振興示范村“三結對”幫扶合作協議要求,趕赴循化清水鄉開展對口支援交流活動,并簽訂以購代捐意向協議,切實鞏固了結對單位扶貧協作成果。
二、緊扣發展要務,進位趕超、沖刺突破,譜好區城融合“協奏曲”
1、固優補短,爭先進位。1-10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23.4億元,同比增長0.87%;完成限上批發銷售額169.52億元,同比增長5.16%;完成限上餐飲業營業額1.63億元,同比增長1.63%。9月10日M會員店線下門店開業首日完成銷售額322萬元,目前累計產生零售數據3873萬元,已達入庫標準,街道正準備材料,確保及時入庫。
2、招大引強,蓄能提效。街道嚴要求建設百度人工智能數字科技產業生態園區,制定出臺“一園一策”特色園區招商政策,大力引進人工智能上下游成熟企業,今年以來,街道落地成熟項目42家。街道高標準建設南尖運河文化公園項目,會同區城發集團合力打造古運河高品質文化生活服務圈,全方位為群眾提供優質的文化生活空間。街道強力度建設一汽錫柴研發中心儲備項目,會同區發改委、自規局等部門配合協調到位、責任落實到位、跟蹤服務到位,確保項目序時推進。
3、親清護企,優化環境。街道建立健全班子領導對17棟樓宇企業包干走訪機制和協護稅工作機制,全面加強對50萬元以上重點納稅企業開展“一對一”走訪服務,切實做好企業穩心留根工作。今年以來,街道協助葆壽堂尋找合適載體,推動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協調一汽錫柴解決先進制造業增值稅減免問題,當月新增開票約2億元;助力市民大藥房新開業3家,6月份超指標完成銷售發票1000萬元;成功挽留企業11家,避免外流稅收2025.12萬元。
三、突出品質提升,扛責沖鋒、建管并重,建好宜居城市“示范區”
1、“合力攻堅”持續加大征收拆遷硬度。2024年,街道共簽約住宅137戶,簽約住宅面積約0.9萬㎡;非住宅13戶,非住宅面積3.31萬㎡。完成清點交地5處,全年市級房屋征收平臺系統錄入436戶。全程司法推進綠塔路地塊、羊皮巷地塊和新開項目清揚路西側(增補)地塊,召開協調會共38場,送達文書67余份,司法促成簽約19戶。完成倒房279間,積極對接區征收辦、自規局,對已簽約倒房的被征收戶加快產證注銷工作,全年共計注銷產證265本。
2、“高標高質”加速實施宜居住區改造。2024年老舊小區改造涉及19個小區,建筑面積87.89萬㎡,326棟樓。目前,第三方單位九色公司已完成戶調查改造建議征集工作,征求結果及佐證材料已交建管中心。針對老東門片區和19個小區弱電單位已完成施工招標并進場施工,剩余16個小區施工進度為30%,預計年底結束。2024年電梯加裝區指標22臺,街道已完成13臺、在建11臺、報批中3臺。
3、“標本兼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2024年截至目前,清理河岸居民沿河種菜8處,建筑垃圾及廢棄家具10處,整治亂堆放20處,打撈水面垃圾雜物、漂浮物753噸。街道3條美麗幸福河湖申報測評工作已全部完成,前揚巷浜、陸青橋浜通過了市美湖辦現場測評核定,其中,鐵樹橋浜榮獲“市美麗幸福河湖行動常態化測評第三批”優秀河道。根據江蘇省幸福河湖評選結果,街道古運河被評為省級幸福河湖。截至目前,PM2.5平均濃度(μg/m³)為29,優良天數比率(%)為76.2。
4、“內外兼修”有效改善轄區環境面貌。完成最干凈街道等級達標任務,轄區23個管理單元優良率達100%。完成2024年生活垃圾分類建設任務共5個小區,垃圾分類案件處罰114起、金額5700元。完成新增機動車公共停車泊位200個、新增動態信息聯網停車泊位任務2000個、“先離場后付費”停車場場景建設1處和公共停車場庫便民智慧洗車點建設1處。完成2024年老東門區域綜合性提升項目和城市公共空間休憩座椅新增、提升任務。完成新增屋頂綠化面積80㎡以上、創建園林式居住區1處和設置1處園林綠化有機廢棄物收集點。完成年度違法建設拆除面積10000㎡,年度違法廣告設施拆除任務1600㎡。
四、恪守為民情懷,傾力投入、共建共享,做好民生福祉“答卷人”
1、“打造‘全齡友好’示范項目”,實現便民服務空間再優化。街道在古運苑社區古運五愛苑C區小區中全面升級打造全齡友好主題游園即研學互動區、家長等待區、健身運動區三大區域,打造老幼互動、親子互動的復合場景,真正為各年齡段居民提供“全齡友好”的游園體驗。街道依托轄區少數民族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以實現兒童友好、童育未來為理念,借力市區民盟資源力量,與古運河實驗幼兒園共建合作,發布“石榴籽語·盟動童心”項目,先行培育了一批“溪望夢想家”,努力構建友好、包容、多元文化融入的社區兒童友好空間。
2、“豐富‘長者助餐’形式”,實現服務轄區群眾零距離。街道積極動員整合社會餐飲服務資源,新增養老助餐中心1家即君來小食堂、掛牌老年助餐點6家。其中,風光里社區攜手轄區企業設立星海長者食堂,打造“家門口”長者助餐點。談渡橋社區聯合轄區篤定面館,開辟老年就餐區域,提供篤定幸福老年套餐,打造“錯時段”助老套餐服務。南揚社區聯結轄區商戶,統一設計規范和標準,打造“定制化”助老配餐服務。街道積極組建“為老助餐志愿服務隊”等隊伍,開展樂齡暖心餐公益活動和上門送餐服務活動,切實打造舒適便捷的適老生活圈。
3、“優化保障服務模式”,實現綜合救助效能高質量。2024年,創建省級健康社區1家;開展線上“梁溪紅就在身邊”眾籌項目,籌集善款33012.7元;累計發放低保金471.14萬元,發放困難人員臨時救助21戶、6.48萬元,發放殘疾人生活補貼168人、172.94萬元,發放殘疾人護理補貼803人、119.09萬元,發放困境兒童補貼84人、100.24萬元,發放計生特殊家庭特別扶助金649人、571.19萬元;成功創建無錫市社保經辦業務“就近辦”網點,提供服務事項共46項;推進“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認領高頻事項35項,辦件高頻業務事項67件。
五、聚焦社會大局,精準施策、久久為功,當好社會治理“守護者”
1、“多元共治”推動網格化社會治理效能再升級。街道共有102個綜合網格,44個專屬網格,建設310個網格群,入群總人數6462人。細分“精微網格”,配備102名專職網格員、微網格聯絡員672名,微網格志愿者2022名。有效化解1256件居民矛盾,巡查走訪有效信息共采集372096條,全年累計上報各類網格事件12396條,辦結率達到100%。積極部署“三官一律”進社區、進網格,成功解決矛盾糾紛314起。2024年,全年優秀工作案例76件,12345政府表揚類工單24件,99名網格員入選成為2024年月度“網格員之星”。
2、“攻堅克難”全力化解信訪積案實現突破。2024年累計接待上訪群眾、約談信訪人員共計260批336人次;辦結初信初訪信訪事項153件、國家督辦件9件、國家交辦件3件,陽光平臺按期受理率、辦結率100%。化解涉及“千名干部大下訪 排憂解難促發展”司法強執戶徐錫林信訪積案,累計化解8件8人次,完成任務總量的42.1%。階段性化解世貿中心破產清算矛盾,成功勸返赴省進京24批27人次。《關于在我省推廣微型消防車的建議》被評為省級優秀人民建議,獲省主要領導批示。
3、“防患未然”堅決守牢安全生產底線。街道將高層公共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列為2024年“老大難”問題,由街道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今年街道轄區所有A類高層公共建筑“老大難”問題全面完成整治閉環,通過消防驗收正常運行。街道二季度安全生產工作被市評定為全市鄉鎮街道第一等次級別。街道針對老城街巷消防安全工作中的難點痛點,購買了微型消防車4輛,有效提升改造部分社區的消防硬件設施,全力確保一旦發生火情及時做到“救早滅小”。截至目前,安全生產監管平臺共錄入4654個隱患,完成整改4647個隱患。街道撰寫的《關于江蘇省引入微型消防車的建議》,獲得信長星書記肯定及批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