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區民政局2025年半年度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發布時間:2025-08-22 09:08 來源:區民政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 信息索引號 | 04618780/2025-01219 | 生成日期 | 2025-08-22 | 公開日期 | 2025-08-22 |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梁溪區民政局 |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文件下載 | — — | ||
| 內容概述 | 梁溪區民政局2025年半年度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 ||||
現將上半年工作開展情況和下半年工作打算匯報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況
(一)聚焦兜底保障,民生底線兜準兜牢。一是統籌資源強保障。有序推進“3610行動”,落實落細6項機制,實施10大工程,上半年共為10516名困難群眾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殘疾人兩項補貼等各類保障金共3700余萬元。制定《梁溪區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高效發揮街道“社區綜合救助服務中心”作用,為困難群眾提供專項服務、政策宣傳、業務咨詢等服務。二是動態監測拓維度。以“大數據+鐵腳板”落實巡訪關愛機制,月均走訪8300余戶次,今年已處理預警信息超過3000條,形成監測、預警、幫扶工作閉環機制。實施醫療救助“直通車”項目,上半年累計救助2195人次,直接減免醫療費用21.63萬元。三是精準施策賦能力。在9個街道開展集中輪訓,通過“小班精品課”的形式,以“案例剖析說政策”的內容,實現課程內容“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參與人數超200人。推進服務類社會救助項目,實施“智惠民生”科技助殘精準康復項目,為肢體殘疾、腦癱等肢體功能障礙的殘疾人提供康復訓練救助服務。實施“城市流動女性騎手社區支持體系”項目,打造無錫首個女性騎手友好社區,項目成功入選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他鄉的你——流動女性支持計劃”。
(二)聚焦老有頤養,服務體系普惠優質。一是織密網絡強載體。加快推進龍塘岸等一批康養項目建設,目前龍塘岸項目進度達45%,禾嘉國際醫康養項目進度達93%,9月底試運營。瞻江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獲評5A級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制定《梁溪區關于進一步加強惠老助餐的工作方案》,完善助餐布點,今年已經建成3家永定餐廳和3個社區助餐點,累計布局105個助餐中心(點),截至6月底,為82687人次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二是多維發力強供給。聚焦老年群體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細化援助服務項目指導目錄,目前服務老年人46671人,接受政府購買居家上門服務老年人占比18%。編制養老顧問工作手冊,進一步強化養老顧問隊伍能力素養。啟動2025年度居家適老化改造產品“煥新”行動,今年計劃為近1000戶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提供改造補貼,現已審核通過近250戶。啟動“溪心伴學”老年教育+養老服務項目,整合轄區內3所老年大學的專業師資力量,把特色課堂開進養老服務機構和居家養老服務站,服務老人超500人次。三是科技賦能助發展。聯合遠也科技啟動“相扶溪陽”科技助老行動,開展康服務體驗和銀齡攀登,拓展“肌肉外甲”應用場景,超百名下肢功能障礙患老人參加體驗。啟動“助老打車站牌”試點建設工作,為老年人打造“家門口的一鍵叫車點”,目前已建成32個點位,覆蓋全區9個街道28個社區。四是安全養老筑防線。壓實安全責任,上半年全區養老機構共開展應急處置演練101場次,區級現場抽查18家機構演練情況;組織機構結合重大節日、重要時間節點等開展安全培訓超1300人次;累計檢查養老服務機構449家次,排查整治問題隱患781處。
(三)聚焦共治共享,管理服務規范有序。一是黨建引領強基礎。推動梁溪區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功能型黨支部規范化建設,今年新增4家功能型黨支部,累計建成31家功能型黨支部。建立健全多方參與的黨建工作協調機制,不斷提升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覆蓋”水平。二是規范管理優結構。組織實施22個2025年度“七彩工程”公益創投項目,通過“專項督導+月度自查”機制,強化項目監管,賦能社會組織發展。開展社會組織年檢年報工作,全區應參檢社會組織600家,已參檢425家,完成年檢371家,年檢率達61.8%。開展“僵尸型”社會組織清理,上半年累計注銷8家、撤銷50家“僵尸型”社會組織。三是創新方法增動能。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雙輪驅動,推動社區基金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累計募集資金3460多萬元。實施“春風助殘”“溪心助餐”“溪心護童”等48個項目,受益群眾超10.5萬人次,助力解決“夾心層”群眾的急難愁盼。創新打造11個“慈善關愛空間”,提供慈善服務、慈善募捐、慈善活動等服務,受益人數達7萬余人。
(四)聚焦群眾關切,社會事務可感可及。一是守護兒童同發力。推進梁溪區兒童友好共治,9個街道未保站建立“一街一品”特色陣地,編織困境兒童立體守護網。創建北大街街道、惠山街道、黃巷街道3個省級示范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關愛之家)項目,開展“體驗城市職業”“春天的樹”創意繪畫等多元活動,打造未成年人關愛成長空間。二是優化事務暖民生。做好清明祭掃保障工作,聯合公安、交警等多部門組建146人應急保障隊伍,筑牢“人防、物防、技防”安全防線,保障3萬余名群眾開展文明祭掃。做好地名文化工作,組織開展2025年地名文化遺產評定工作,“高子止水”“江尖渚”“耕瀆河”“雙河”入選無錫市梁溪區2025年地名文化遺產名錄。三是幸福婚登樹品牌。上半年,區民政局共辦理結婚登記2203對,離婚登記1007對,登記合格率100%。圍繞婚俗改革、移風易俗工作重點,舉辦520“喜結良緣”集體婚禮等5場婚俗改革活動,直接參與超1200人次,有效宣傳覆蓋人數達5000人次。在圓融廣場打造全省首個商業綜合體登記點,聯動商業綜合體搭建幸福聯盟。在南尖公園打造登記點,以“婚禮藝術中心+文化街區+新商業”為核心模式,豐富婚姻登記體驗。
二、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在兜牢民生底線上取得新成效。優化“醫療救助直通車”項目,爭取年內再增加一所市級三甲醫院為定點醫院。加強與市精衛中心合作,調整集中供養人員中精神障礙患者的供養護理標準和內容。借力“七彩工程”公益創投和“善暖萬家”慈善項目,再增加10個低收入人口服務類幫扶項目。新建9個慈善空間,年底前累計完成20個慈善空間建設。針對特困人群監護人缺失,擬制定《梁溪區特困監護人確定的實施辦法》,切實保障特困人群的權益。
(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展現新作為。加快推進龍塘岸康養等國有醫養項目建設,提升機構養老品質。推進“機構+社區+居家”一體化服務模式,通過福揚頤養院、橋悅空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揚名街道開展居家醫療照護試點工作,推進24小時住家照護、上門巡護等服務。加快開展認知障礙照護試點工作,在瞻江街道和揚名街道推進構建篩查、評估、干預、照護的全鏈條服務模式。深化“敲門到家”困難老人免費助餐、滴滴助老出行、“溪心伴學”老年學堂、“肌肉外甲”機器人助老助殘等民生實事項目。推動消防安全“智慧管”建設,開展養老機構應急處置能力提升攻堅行動。
(三)加強社會組織和區劃地名管理,在社會治理上煥發新氣象。堅持“重點培育一批、規范激活一批、出清淘汰一批”分類施策原則,加大對活動異常社會組織的清理力度。征集“七彩工程”典型案例,回顧總結“七彩工程”十周年的成果,點面聯動促進全區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擴大我區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委員名單,將社會組織業務主管單位納入綜合黨委委員成員,發揮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帶動作用。
(四)深化婚俗殯葬改革,在基本社會服務上實現新提升。加強困境兒童分類管理,開展2025年秋季入學的孤兒助學工作和2025年度困境兒童調標工作。推進婚俗改革和移風易俗,抓住七一、八一、七夕等重要節點,開展軍人群體集體頒證、青年人群相親交友等活動。打造婚姻登記服務多元場景,融合城市美景和文化底蘊設立多種登記點,提供特色頒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