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十四五”生態回眸:一筆一畫,繪就“美麗梁溪”嶄新畫卷
發布時間:2025-11-14 10:28 來源:梁溪生態環境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十四五”以來,梁溪區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在藍天、碧水、凈土、固廢治理等領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生態綠,已成為梁溪最鮮明的底色。
于碧水清流間,見治理決心
從昔日承載環境壓力的入湖河道,到如今水清岸綠、流淌生機的城市動脈,梁溪河的蛻變,見證了梁溪區治水攻堅的堅定決心。梁溪區國、省考斷面優Ⅲ類水體比例連續四年達到100%,全區綜合整治河道Ⅲ類以上水體比例大幅提升至90%以上,實現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劣V類河道動態清零。梁溪河蠡橋斷面水質已穩定達到Ⅱ類,成為穿城而過的靈動風景。
這背后是系統性的治理決心。以美麗幸福河湖建設為主線,系統實施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強化“三水”統籌,通過深化河長制工作、強化涉水排查、實施河道水質提升工程、完成排水達標區建設、規范入河排口管理、開展涉磷企業排查整治等措施進行精準治理,推動水生態環境保護向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等流域要素協同治理轉變。從“源頭”到“排口”,一張水污染防治的網絡越織越密,從根源守護著每一泓清流。
于藍天白云下,見攻堅智慧
“梁溪藍”頻頻刷屏朋友圈的背后,是一場關于空氣的“微克”之爭和智慧治理。2024年,全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創下82.5%的歷史最優成績;PM?.?濃度降至28.2微克/立方米,達歷史第二好。2025年1-10月,全區PM?.?濃度同比下降0.4%,空氣質量優良天比率同比上升2.5個百分點,空氣質量保持持續改善的良好態勢。呼吸之間,心曠神怡。
成績源于精準的源頭管控。梁溪區完成了汽修行業全水性涂料替代,工業鍋爐及爐窯治理,全面淘汰鑄造、家具加工等落后產能,從源頭削減VOCs排放;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登記1035臺;“十四五”以來累計完成700項大氣污染防治工程項目;在餐飲油煙治理上,并在全市率先試點推廣“碼上洗”2.0版服務,覆蓋超1500家餐飲單位,讓煙火氣不再擾民。在南長街景區,內循環油煙凈化設施的試點,更是將餐飲油煙治理推向新高度。
于凈土安居上,見創新探索
作為國家“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梁溪在土壤治理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區土壤地塊安全利用率持續保持100%,完成光電園CD、威孚高科、五星工業園D等地塊修復,推動焦化廠西廠區、東泰、陽恒等地塊啟動土壤修復。
創新,首先是標準引領。梁溪編制并發布了《污染場地修復基坑工程安全管理技術指南》等5項行業標準規范,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創新,更是治理模式的變革。依托焦化廠等大型修復項目,梁溪創新使用“電子聯單”轉運污染土壤,并集成霧簾、無人機巡航噴霧、充氣膜大棚等科技,形成了一套高效的二次污染監管體系。更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環境監管,讓凈土修復更智能、更精準。
“無廢城市”建設,讓固體廢物“變廢為寶”。梁溪區打造“1+2”一般工業固廢收運處置“梁溪模式”,建成全省首個一般工業固廢大數據中心。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96.6%,危廢集中處理率100%,累計創建“無廢細胞”61個,讓綠色低碳的理念在社會各個單元深深扎根。
于生態提質中,見和諧共生
我們守護的,不僅是環境指標,更是萬物共生的美好家園。在梁塘河、北尖公園,生態安全緩沖區的建設為城市增添了“呼吸綠肺”。梁溪區建成了生物多樣性觀測站,累計記錄到物種1150余種,一幅生機盎然的生命畫卷徐徐展開。
“十四五”的生態回眸,是梁溪區用決心、智慧和創新寫下的一封綠色情書。展望未來,這幅“美麗梁溪”的畫卷必將更加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