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梁溪區生產性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1-09-07 10:02 來源: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 信息索引號 | 04618780/2021-02136 | 生成日期 | 2021-09-07 | 公開日期 | 2021-09-07 |
| 文件編號 | 梁政辦發〔2021〕19號 | 發布機構 | 梁溪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文件下載 | — — | ||
| 內容概述 | 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區各直屬單位: 《梁溪區生產性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2021-2023年)》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9月7日 (此件公開發布) 梁溪區生產性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 (2021—2023年)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江蘇省“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 | ||||
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區各直屬單位:
《梁溪區生產性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2021-2023年)》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9月7日
(此件公開發布)
梁溪區生產性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
(2021—2023年)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江蘇省“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蘇政辦發〔2021〕34號),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現代產業發展政策的意見》(錫委發〔2019〕21號)精神,以及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聚焦重點領域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主體城區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競爭優勢,特制定本行動計劃,實施期限為2021年到2023年。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兩大戰略機遇,以打造長三角區域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樣板為目標,聚焦適合梁溪發展的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以對標找差為導向、以創新發展為動力、以要素集聚為保障,加快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與先進制造業有機融合,向專業化和價值鏈與生態鏈高端延伸,為梁溪區產業結構“布新”、增長動力“轉新”和“魅力梁溪、精彩城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總體目標
力爭通過三年(2021—2023年)努力,大幅提升全區生產性服務業數智化、專業化、品牌化、高端化發展水平,在產業規模、結構、質效、集聚度、競爭力和輻射能級上獲得長足進步,把梁溪區打造成長三角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樣板。
——規模實現倍增。對全區經濟發展的貢獻顯著提高。到2023年,全區規上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較2020年實現倍增,力爭完成300億元,年均增速達到25%以上。
——結構加快優化。軟件和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金融服務等領域對服務業發展貢獻進一步增強。到2023年,全區規上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占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比重較2020年提升15個百分點。
——質效大幅提升。促進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生產性服務業質量發展提升。到2023年,全區凈增生產性規上服務業企業不少于150家,全區新增上市企業3家以上,上市儲備企業總數達到30家以上。
——集聚效應凸顯。提高特色樓宇的專業集聚程度,增強功能配套、專業服務能力,形成有利于生產性服務企業孵化壯大的綜合環境。到2023年,新增30個高端化、專業化特色樓宇。
三、重點任務
(一)聚焦四大重點領域
1.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一是發展新基建。支持5G基站、千兆固網接入網絡、梁溪大數據中心和區級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設,加速提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基礎設施服務能力。二是發展軟件開發服務。支持中船重工奧藍托等企業研發工業CAE軟件國產化核心技術、工業軟件APP的譜系化和集成技術。支持佰倬科技、駿安測評、可信智慧研究院等企業發展信息安全及服務研發、網絡與邊界安全、終端與數字內容安全、工控安全,以及等保測評咨詢。支持中科怡海、中銘慧業、薩孚凱等企業發展信息化項目應用創新建設,在數字安防、智慧政務、智慧校園、智慧交通、智慧糧倉等方面賦能智慧城市建設。三是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依托全省首批大數據開放共享與應用試驗區優勢,支持易華錄無錫數據湖產業園(一期)、中物達大數據存儲中心、金山云物聯網(中國)總部、海天智慧產業園、唐韻梨花智慧云產業園、聯通數字產業園等龍頭項目,推進商貿、金融、健康等重點行業大數據資源集成應用,打通數據流通新渠道,釋放數據資源新價值。四是發展未來數字產業。探索區塊鏈、5G應用、6G研發、類腦智能、量子計算、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和服務產品在梁溪落地發展,培育面向未來的數字產業新引擎。
2.科技服務業。一是發展研發設計服務。依托現有2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和企業研究院、9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8家市級研究中心,進一步培育一批、建成一批省市先進技術研發中心和工程(設計)實驗室,集聚國內科技創新領軍企業和高級研發機構,協同研發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支持研發組織、研發中介和研發服務外包等新業態發展。二是發展知識產權服務。依托梁溪區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大力發展知識產權代理、法律、信息、咨詢、培訓等服務,大力發展知識產權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促進技術轉移轉化。三是發展檢測認證服務。依托七維測試、金鵬環保、中證檢測、安恒信息等企業,聚焦發展設計開發、生產制造、測試、檢驗等環節的檢測認證服務,支持單一認證型服務向綜合檢測服務延伸。四是發展研發孵化服務。依托梁溪科技城、云蝠國家級眾創空間、揚名傳感信息園、山北都市工業園、北創科技園、食品科技園等園區,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區”全鏈條孵化模式。
3.商務服務業。一是發展企業專業服務。圍繞梁溪區特色和主導產業提供專業化、特色化服務,聚焦信息咨詢、投融資咨詢、管理咨詢、財稅咨詢、營銷咨詢、專業培訓、供應鏈管理、節能環保、法律及會計服務、上市輔導等專業服務業,推廣專業服務向周邊制造業發達區域輻射。二是發展人力資源服務。以人力資源產業園為龍頭,發揮中心城區在公共就業服務、職業中介、勞務派遣、產線外包等細分領域的優勢,積極發展人才獵頭、人力資源培訓、人才素質測評、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等新領域新模式。三是發展廣告代理服務。積極引進國內外大中型廣告公司、專業廣告公司、新媒體公司,發展廣告市場研究、營銷企劃、廣告創意、媒介投放、效果評估等高端環節,支持廣告服務企業和文化創意、高新技術企業的互動合作。
4.金融服務業。一是集聚優質金融主體。以梁溪老城復興建設為契機,吸引國內外銀行、保險、基金、融資租賃、信托、資產管理等多種優質金融機構入駐梁溪區,形成與太湖新城差異化的金融集聚區。鼓勵優質金融機構設立功能型、區域型總部。二是發展“產業+金融”。促進金融與產業融合發展,加強金融要素集聚,發展供應鏈金融、綠色金融等新業態。增強區產業投資基金、中小企業信保基金、中小企業應急轉貸基金等對現代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深化與上交所、深交所合作,為優質企業提供上市培育、專業培訓、聯合研究、推廣展示等服務。依托“梁溪快易融”、梁“XIN”貸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品牌,推動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商業保理等地方金融機構健康發展。三是發展“科創+金融”。圍繞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科技研發等科創企業的發展需要,積極發展資本多樣化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研究制定針對科創企業的金融政策,為科創企業拓展多種融資渠道,強化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
(二)實施五大重點行動
1.招大引強行動。堅持優質企業引育并重、量質并舉,瞄準產業鏈與生態鏈中的旗艦型、基地型、領軍型、總部型企業,加大高端企業、優質項目招引力度,從根本上實現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提檔升級。一是建設隊伍專業招商。按照“一樓宇一特色”“一部門多特色”“一項目一團隊”思路,立足每個項目具體需要,充分挖掘屬地資源和行業部門優勢,量身組建由區分管領導牽頭、分類指導部門全程跟進、相關部門和街道共同參與的精準化、專業化招引服務團隊。二是制定規劃滾動招商。將國內外生產性服務業知名機構和企業納入重點企業招商名錄,制定三年招商滾動計劃,形成系統安排、接續實施、不斷更新的儲備機制和良性循環體系。三是拓寬路徑擴大招商。拓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應用場景招商、協會招商、會展招商、專業中介招商等多種方式,赴杭州、上海、深圳、北京等重點城市招引更多優質企業。四是運用資本創新招商。研究制定市場化手段促進招商引資辦法。鼓勵政府資本平臺、各大國資平臺設立產業轉型升級基金,運用市場化手段,以風投方式,通過參與企業的并購、增資擴股,積極參與優質企業股權投資、上市公司增發、配股等方式,推動、吸引擁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資源在我區落地。
(牽頭部門:區商務局,責任部門:區委組織部、區發展改革委、區教育局、區科技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文體旅游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管局、區大數據管理局、區統計局、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區稅務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梁溪生態環境局、各街道、各平臺公司按職責分工。)
2.數智賦能行動。堅持數字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梁溪生產性服務業能級提升、業態更新。一是優化數字產業空間布局。打造易華錄數據湖產業園、中物達大數據產業園、金山云物聯網等為核心的南部數字產業化產業集群;打造利晶微MiniLED和MicroLED量產基地、山北都市工業園、無錫5G大數據創新園等為核心的北部產業數字化產業集群;打造騰訊數字經濟雙平臺、騰訊云無錫古運河數字化運營項目等為核心的中部數字文化旅游產業集群,形成各有特色、優勢互補的“南、北、中”數字經濟產業集群新格局。二是加快智慧梁溪共享應用。建設梁溪區數字底座,包含政務云、大數據中心、時空大數據平臺、AI中樞、物聯網中樞、視頻中樞、融合通信平臺和數字使能平臺,匯聚全區公共數據并開展治理,為各部門提供統一數據服務。加強頂層設計,對全區各單位在用信息化項目進行云資源整合,將新建信息化項目納入云資源管理,以統一的云服務支撐和保障數據匯聚。對接市大數據中心引流梁溪轄區各類公共數據,不斷豐富區大數據中心數據資源。探索利用智能接口服務技術手段,在系統接口交互環節整合各部門在用的信息化系統,實現一體化服務和數據整合。三是豐富數據要素場景應用。鼓勵一汽錫柴、朝陽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進一步提升數據要素價值和行業場景應用,探索建設行業數據大腦,推動行業數據共享應用。提升信息服務業對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積極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國家和省、市扶持資金。
(牽頭部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部門:區科技局、區大數據管理局、區市場監管局、各街道、各平臺公司按職責分工。)
3.總部匯聚行動。完善總部經濟政策服務體系,實現全區總部企業數量顯著增加、規模顯著擴大、集聚輻射能力顯著增強。一是做大現有總部。引導現有9家市級總部企業和5家區級總部企業,依托“網、云、鏈”等新基礎設施,向規模更大、層次更高、國際性更強的方向發展,提升其跨區域輻射能力。二是培育后備總部。建立“總部企業儲備庫”,加大在庫企業培育力度。重點引導中國國旅、優派人力資源、國聯人壽、怡庭物業等行業龍頭企業向總部化轉型,鼓勵龍頭企業通過直接投資、戰略合作和企業并購等形式向外拓展市場,并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三是布局增量總部。發揮梁溪區“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獨占景觀、區位與人文優勢,吸引各類“500強”企業,布局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企業集團總部、區域性總部,以及投資、研發、運營、銷售等功能性總部。優化總部經濟政策,引導市內企業在梁溪設立總部。鼓勵在錫外商企業以梁溪為基地實現總部化發展。四是發力平臺經濟。進一步發展梁溪名師在線、梁溪區智慧教育云平臺、梁溪文化服務公共數字平臺、梁溪智慧停車平臺、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加快推進騰訊數字經濟雙平臺落戶梁溪。在此基礎上以多元化需求為核心,吸引電子商務、網紅直播、城市配送、網絡視聽、網絡教育等利用互聯網大數據觸及全國產業領域的平臺經濟項目集聚梁溪,充分發揮好平臺經濟巨大的經濟動能。
(牽頭部門:區發展改革委,責任部門:區教育局、區科技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大數據管理局、區商務局、區文體旅游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管局、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各街道、各平臺公司按職責分工。)
4.載體提質行動。以樓聚產、以產興城,打造專業特色樓宇,逐步提高入駐率、載體效益、企業屬地注冊率、稅收貢獻率。一是新建一批特色載體。依托恒隆廣場二期,打造梁溪高端商務樓宇;依托三鳳橋總部中心大樓,打造蘇南“中華老字號”標桿;依托華騰軍創園項目,打造梁溪軍民融合發展名片;依托小婁巷二期,打造“江南書廂”文商旅特色街區。發揮新建載體對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和輻射作用。二是升級一批重點載體。積極探索和構建以恒隆、蘇寧、大東方等高端樓宇圈為試點的線上線下互動體驗式智慧商圈。完善揚名傳感園、山北都市工業園、食品科技園、無錫創智天地等園區的重點產業和功能定位研究,推進產業精準招商,加快導入產業鏈龍頭企業和關鍵項目,提升園區主導產業集聚度。打造高品質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使重點載體符合創新創業的產業培育需求。三是盤活一批低效載體。探索低效商業資源退出機制,盤活保利廣場、新世界、泰山飯店等閑置樓宇載體,減少空置面積,提升企業入駐率和產稅率。支持多種資本形式對世貿中心、華彩薈等爛尾樓宇進行資產收購、重組。加快推進崇安寺、南禪寺、北大街、金匱等街道老舊樓宇改造,使老舊載體煥發新活力。四是打造智慧服務平臺。升級梁溪區樓宇智慧商圈管理平臺,全面推行“1+X”的服務管理機制,運用大數據管理樓宇的空置率、入駐企業、地理位置、交通配套、樓宇服務負責人等信息,助力招商人員精準掌握企業入駐需求,匹配合適的樓宇,提高招商效率,打造梁溪城市管理智慧大腦。
(牽頭部門:區商務局,責任部門:區發展改革委、區科技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文體旅游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地方金融監管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各街道、各平臺公司按職責分工。)
5.才聚梁溪行動。借助“太湖人才計劃”“梁溪人才計劃”,圍繞生產性服務業四大重點領域,著力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高端人才和團隊的培養引進。一是促使人才匯聚梁溪。創新“五堅持五提升”人才機制,以“高、精、尖、缺”為導向,辦好“才聚梁溪”活動,加快促進一批科學家、企業家和高層次人才帶項目、帶團隊、帶資金落戶梁溪。支持培育一批本土高技能人才和“梁溪工匠”。發揮科學文化志愿者引領作用,打造“智庫梁溪”等專項品牌,建設近悅遠來、各展其才的人才發展高地。二是提升人才服務質量。依托梁溪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建設,打造全方位人才服務體系。鼓勵行業組織積極搭建國際交流平臺,提高人才流動的便利化水平。鼓勵企業以柔性合作方式與國內外知名企業機構開展合作,推動全區服務業的技術創新與升級。三是強化人才保障體系。強化資本對人才的激勵作用,通過技術入股、管理入股、股票期權等多種分配方式,吸引集聚生產性服務業高技術人才。持續完善高級人才配套政策,充分保障人才落戶、房屋租購、配偶就業、子女就醫教育等需求。借鑒上海、蘇州等標桿地區財稅創新經驗,探索為重點領域的高端人才提供個稅減免等政策,吸引人才來錫就業創業。
(牽頭部門:區委組織部,責任部門:區科技和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公安梁溪分局、區法院、區委宣傳部、區臺辦、區僑辦、區委研究室、區委編辦、區發展改革委、區教育局、區科技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商務局、區文體旅游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國資辦、區行政審批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大數據管理局、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團區委、區工商聯、區科協、各街道和各平臺公司)按職責分工。)
四、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梁溪區生產性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聯席會議機制,區長為召集人,常務副區長為副召集人,各職能部門和各街道負責人為成員,辦公室設在區發展改革委。以此推動生產性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的組織實施和評估考核,完善工作機制,明確工作目標,制定工作計劃,明確責任分工,認真組織落實,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確保各項任務全面完成。
(二)制定配套政策。鼓勵各資源方和產業資本參與投入特色樓宇建設、升級改造。在區產業扶持政策的框架下,各相關部門、街道負責制定相應配套政策,優先幫助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解決融資、人才、用地等方面的瓶頸問題;優先加大生產性服務業項目招引力度和生產性服務業雙招雙引工作獎勵。為生產性服務業前置審批和資質認定開通綠色通道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三)強化考核督查。進一步完善生產性服務業專項考核體系,聯席會議根據本行動計劃,按年度制定工作要點,各行動工作組、相關部門、街道負責制定工作措施,推進落實重點指標、重點任務、重點行動、重點項目。聯席會議按進度細化年度考核指標,將考核結果納入全區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建立健全督查和通報機制,做到有獎有懲,推動資源要素、扶持政策向工作力度大、成效好的部門或街道傾斜。
(四)做好輿論引導。利用傳統媒體、網絡媒體、自媒體等多種宣傳媒介采用新聞報道、專題專欄、線上線下活動等各種形式,宣傳解讀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有關政策,宣傳放大生產性服務業方面的新舉措、新成果、新經驗,宣傳推介品牌園區、產品和服務,不斷提高梁溪生產性服務業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五)健全監測管理。由區統計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完善重點企業監測樣本庫,健全統計報表制度。創新生產性服務業統計指標體系,完善生產性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統計指標。加強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統計核算和動態監測評估,更加科學、全面、準確反映梁溪區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整體情況和水平。在動態監測評估基礎上,針對問題及時調整工作辦法舉措,完善工作體制機制,持續高效推進梁溪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附件:1.梁溪區生產性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2.五大行動工作小組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表(2021-2023年)
附件1
梁溪區生產性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進一步深化現代產業發展的工作部署,聚焦重點領域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推動梁溪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區委、區政府研究同意,建立梁溪區生產性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一、工作任務
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認真貫徹《梁溪區生產性服務業三年倍增計劃》各項任務;統籌協調促進生產服務業優化發展工作,加強對相關企業的監測和相關政策的評估,開展生產性服務業分析研判,研究提出政策建議和年度重點工作安排,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重大事項;督促檢查各相關部門、街道辦事處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定期向區政府報告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情況。
二、組織架構
(一)聯席會議由區長擔任召集人,分管副區長擔任副召集人,區委組織部、區發展改革委、區教育局、區科技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商務局、區文體旅游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管局、區大數據管理局、區統計局、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區稅務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梁溪生態環境局、各街道、梁溪城投公司、梁溪經投公司、江蘇古運河公司、江南古運河旅游度假區管理辦為成員單位,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區發展改革委。
(二)聯席會議下設五大行動工作組,由各牽頭部門負責人任工作組組長。根據五大行動重點工作和任務指標(附件2)設置如下:
1.企業招引工作組。負責招引生產性服務業涉及四大領域的高端企業、優質項目,建立上市儲備企業庫,培育優質企業上市。由區商務局牽頭,工作組包括區委組織部、區發展改革委、區教育局、區科技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商務局、區文體旅游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管局、區大數據管理局、區統計局、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區稅務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梁溪生態環境局、各街道、各平臺公司。
2.數智賦能工作組。負責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新基建、軟件開發、研發設計、知識產權、檢測認證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實現梁溪區生產性服務業營收增加、能級提升、業態升維。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工作組主要包括區大數據管理局、區科技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各街道、各平臺公司。
3.總部發展工作組。負責建立更完善的支持總部經濟發展的政策服務體系。推進全區總部企業數量顯著增加、規模效應顯著增強、集聚輻射能力顯著提升。促進多種利用互聯網大數據觸及全國產業領域的平臺經濟項目集聚梁溪,充分發揮好平臺經濟巨大的經濟動能。由區發展改革委牽頭,工作組主要包括區教育局、區科技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大數據管理局、區商務局、區文體和旅游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各街道、各平臺公司。
4.載體增效工作組。負責推動專業特色載體規模、質量同步發展,逐步提高入駐率、載體效益、企業屬地注冊率、稅收貢獻率。由區商務局牽頭,工作組包括區發展改革委、區科技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住房城鄉建設局、區文體旅游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地方金融監管局、自然資源規劃分局、各街道、各平臺公司。
5.人才引培工作組。負責圍繞生產性服務業四大領域培養引進高層次專業化團隊和復合型人才。由區委組織部牽頭,工作組包括區科技和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公安梁溪分局、區法院、區委宣傳部、區臺辦、區僑辦、區委研究室、區委編辦、區發展改革委、區教育局、區科技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商務局、區文體旅游局、區衛生健康委、區國資辦、區行政審批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大數據管理局、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區團委、區工商聯、區科協、各街道和各平臺公司)。
三、工作機制
為確保聯席會議更好開展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機制:
(一)聯席會議辦公室在總召集人領導下,承擔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根據工作需要通知相關成員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工作思路,協調推進區委區政府部署的以及聯席會議議定的各項工作任務,跟蹤督促聯席會議的議定事項,及時向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通報有關情況。
(二)聯席會議機制。聯席會議辦公室要加強對聯席會議議定事項的跟蹤督促和整改落實,每季度末15日,由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召開聯席會議季度例會。各行動工作組根據責任分工,會前兩天向聯席會議辦公室提交生產性服務業行動工作報告,經聯席會議辦公室匯總整理后,發布到聯席會議信息共享平臺。會上由各工作組輪流發言,側重溝通協調解決問題,分享經驗做法與研判觀點,明確下一步指標推進目標。
(三)小組運行機制。各行動工作組要加快落實聯席會議確定的各項重點工作,按目標進度制定落實年度行動計劃和工作要點。可根據工作需要,由牽頭部門召開定期或不定期會議。研究具體工作事項時,可視情況召集部分成員單位參加會議,也可邀請有關地方、其他部門和單位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參加會議。重大事項按程序向聯席會議請示報告。各工作組密切開展合作,相互支持支撐,做到信息互通、響應及時、協作有力,形成工作合力,落實好聯席會議議定的相關事項,將區委、區政府關于生產性服務業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四)信息報送機制。每季度末20日,各行動工作組基于任務分解和聯席會議要求,形成工作組行動分析季報,報送各組組長和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并向各成員單位反饋,交聯席會議辦公室備案。工作組行動分析季報必須做到“事實簡潔、原因精準、措施有力”,圍繞主要指標推進提升“預測預警、找準問題、有效對策”。
附件2
五大行動工作小組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表
(2021—2023年)
|
工作組 |
牽頭部門 |
重點工作任務 |
|
企業招引工作組 |
區商務局 |
到2023年,著力引進旗艦型、基地型、領軍型、總部型企業,力爭引進150個質效好、帶動力強的規上服務業項目,引進項目投資達100億元以上。全區新增上市企業總數達到3家以上,上市儲備企業總數達到30家以上。 |
|
數智賦能工作組
|
區工信局
|
到2023年,全區大數據(云計算)營業收入達到80億元左右。軟件信息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20億元,年均增速在25%以上。規上科技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5億元左右。 |
|
總部發展工作組
|
區發改委
|
到2023年,新引進、新培育區級以上總部企業不少于50家,其中市級總部企業不少于3家。 |
|
載體增效工作組
|
區商務局
|
到2023年,新增特色樓宇30個,稅收超億元樓宇達到10幢。全區重點樓宇稅收貢獻率年均增長15%,較2020年累計增長50%左右。樓宇入駐率較2020年提升10個百分點。 |
|
人才引培工作組
|
區委組織部
|
到2023年,累計新引進高層次人才不少于1000人、新引進大學生不少于4萬人,全區引進生產性服務業領域高端人才不少于50名。 |
備注:1.由各工作組牽頭部門根據聯席會議制度落實各小組工作任務及分工。
2.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以外部門完成新增專業特色樓宇、新招引服務業企業、新增入庫規上服務業招引的,同樣按政策給予獎勵。
3.工作任務指標以2020年區統計局和區稅務局數據為基數。







